【第412期】楊振:廓清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體現經濟治理能力和水平
立足新發展階段以及經濟發展全局,識別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是關鍵。實踐表明,發展起來以后的問題不比不發展時少。能否有效識別新發展階段影響經濟運行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是宏觀經濟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體現。
正確認識把握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是研究制定重大經濟政策的起點。中央提出這些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具有強烈問題意識和鮮明問題導向。當前,我國正在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到2035年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黨的十九大提出到本世紀中葉“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實現”的戰略目標。縱觀全世界,先行工業化國家和發達國家的收入差距不斷擴大是既定事實,更遑論提供實現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徑和經驗。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的快速推進,也已經對傳統經濟理論和宏觀政策實踐帶來巨大挑戰,過去的經濟理論和政策實踐,卻沒有對這些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提供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如對資本進入平臺經濟形成壟斷勢力等問題的認識,經濟理論已遠滯后于實踐發展,全世界范圍內都面臨著如何調整反壟斷監管框架的難題。只有立足中國實際,正確認識和把握這些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并以此作為經濟政策的起點,才能構建起中國特色的宏觀經濟治理體系。
韓晶:穩中求進推動能源轉型
堅持強化能源安全底線意識。“十三五”時期以來,我國能源自主保障能力始終保持在80%以上,這是我們穩穩端住能源飯碗的底氣。未來要進一步加大國內勘探力度,以科技創新加快推進資源規模化開發,高質量端好能源的飯碗。
堅持先立后破。我國能源轉型要立足以煤為主的基本國情,短期內,作為“壓艙石”的煤炭仍需保持一定比例,同時要大力發展風電、光伏、生物質能等多種清潔能源,構建新能源占比逐漸提高的新型電力系統,推動煤炭和新能源優化組合。
堅持兩手發力。能源轉型既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也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更好結合,引導各類資源、要素向綠色低碳發展集聚,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綠色低碳轉型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
堅持國際合作。要積極推動能源產能國際合作,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提高在全球配置資源的能力,實現開放格局下的能源安全。
莊謙之:深刻認識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挖掘優秀傳統文化內涵,不僅能夠推動文藝事業的發展,而且能夠從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和傳播中塑造更為深沉的文化認同,并用文化認同所形成的文化向心力、凝聚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誠如國際政治學家塞繆爾·亨廷頓所說,在現代化、全球化、城市化的今天,“國家特性/國民身份的危機成了一個全球的現象”。在這一國家身份特性趨于模糊的大潮中,民族文化的特性日益成了界定國家身份的重要標志,成為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身份認同。只有文化的認同,才能在更深層次上鑄牢全國各族人民對于國家、民族的根本認同。也只有文化認同能夠激發全國各族人民對于中華文明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原文鏈接:深刻認識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意義
郭予填:堅持推進馬克思主義原理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合
中華文明是沒有斷流的文明,其根本就在于文化的自我更新與包容吸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要深刻把握好傳承與創新的關系,既要防止文化復古主義,也要防止文化虛無主義。須知,故步自封、陳陳相因談不上傳承,割斷血脈、憑空虛造不能算創新。要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需要以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經過科學的揚棄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挖掘和闡釋。
鄭姝莉:以共享發展理念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共享發展理念遵循發展的長期性和漸進性,并以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為根本目標,這與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既定目標是一致的。共享發展理念有助于回答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如何推進的問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有兩個步驟:一是到二O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二是從二O三五年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從共享發展維度來看,以漸進共享為特征的共同富裕目標,貫穿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過程。共同富裕分為三個階段:到“十四五”末,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居民收入和實際消費水平差距逐步縮小;到二O三五年,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到本世紀中葉,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實現,居民收入和消費水平差距縮小到合理區間。
“學術卡片”欄目所摘選的文章,主要源自光明日報社光明智庫、思想理論網絡文章評價系統(iWaes系統)、光明日報理論部等主流媒體,希望借此欄目為廣大學者提供哲學社會科學最新、最權威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