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期】劉新剛:新時代國家治理理論創新的方法論
我們的理論創新一定要遵循正確的理論創新方法,以國企治理為例來討論。關于企業問題,在馬克思主義理論中主要有一些基本原理層面的判斷,比如認為資本主義存在“生產的社會化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
當前我們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仍然需要用好現代企業制度,充分用好市場競爭機制助力企業發展。同時,在社會主義制度下,需要進一步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去解決企業與社會的矛盾問題,這就需要進行治理理論創新。同樣,對于如何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金融高質量發展、高校高質量發展等,都需要強大治理體系支撐。因此,系統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求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去推進治理理論創新。
劉金祥:詩歌鑒賞應作為通識考試的一項內容
詩教需要的是長期而系統的培養與熏陶,這就需要各級教育部門通過科學合理的規劃與設計,盡早將古典詩詞納入通識教育課程范疇,引導青少年主動選擇包括詩教在內的通識課程,并將詩教作為通識考試的內容,在語文考試時要求學生在特定情境中進行誦讀,或者要求學生在規定范圍里和給定主題下作詩填賦,以此不斷促動學生將古詩詞蘊含的思想情感內化,臻于通識教育所倡導的移人之情、動人之心、塑人之性的本義和目的。
朱正威:客觀認識城市更新的定位
首先,城市更新具有歷史性。要實現政策有效銜接,完善體制機制,摒棄以大拆大建為主的改造方式,轉向適應于提高城市品質的多主體、全方面、系統性、精細化的城市更新還需要時間與努力。
其次,城市更新具有相對性。城市更新只是多項城市建設規劃中的一項而已。城市更新的功能是在已有城市基礎上,通過完善基礎設施、合理規劃空間結構等方式提升城市功能,為城市治理與發展夯實基礎、搭建平臺。
最后,城市更新具有發展性。探索城市更新可持續模式、探索城市更新配套制度政策建設,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應引導各地互學互鑒,科學有序實施城市更新行動。
陽建強:新發展階段城市更新的基本特征
更新理念上更加強調整體性、系統性和持續性。城市更新更多的是將其作為通過不斷調試城市結構與功能,增強城市整體機能,使城市能夠不斷適應未來發展需要、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品質需求的調節機制。
更新目標上更加突出以人為本。新發展階段的城市建設要堅持以解決好人民最關心的問題為導向,更加注重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居環境的改善、生活品質的提升,進而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更新類型上形成要素更加多元、層次更加豐富的新局面。宏觀尺度上,強調基于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總體框架基礎下的城市功能結構調整;微觀尺度上,更加注重與群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社區營造和街道環境提升。
呂鐵:深化中國一汽數字化轉型的對策建議
推動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以積累數據資源。目前中國一汽已初步完成組織內部的管理運營平臺搭建,未來應積極推動面向汽車制造領域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將供應鏈和產業鏈與平臺有效結合,完善平臺在應用場景化、技術服務模塊化、數據標準化和資源共享化等方面的功能。
創新商業模式以順應市場需求結構變化。中國一汽應打破傳統商業思維,積極融合不同的產業元素和思想文化,擴展實體汽車外的個性化服務,以多樣性的商業模式順應市場需求。
建立產業鏈協同機制以融入數字化產業新生態。一是盡快實現平臺、云端、工業數據和行業數據等資源的整合;二是要有意識地利用平臺技術和數據資源,促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開展圍繞中國一汽的協同合作。
“學術卡片”欄目所摘選的文章,主要源自光明日報社光明智庫、思想理論網絡文章評價系統(iWaes系統)、光明日報理論部等主流媒體,希望借此欄目為廣大學者提供哲學社會科學最新、最權威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