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do id="awmga"><object id="awmga"></object></bdo>
  • <menu id="awmga"></menu><dd id="awmga"><samp id="awmga"></samp></dd>
  •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正在閱讀:上海交通大學新校史博物館開館儀式在滬舉行
    首頁> 機構推薦 > 正文

    上海交通大學新校史博物館開館儀式在滬舉行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2021-04-10 10:48

    調查問題加載中,請稍候。
    若長時間無響應,請刷新本頁面

      上海交通大學新校史博物館開館儀式活動現場之一 本網記者陳煉/攝

      中國社會科學網上海訊(記者 查建國 夏立陳煉)4月8日,在上海交通大學迎來建校125周年之際,上海交通大學新校史博物館開館儀式在滬舉行。場館后續將成為學校辦學成就與文化傳統的展示窗口、愛國榮校教育的生動課堂、聯系廣大海內外校友的精神家園和中外社會人士了解上海交大的重要平臺。

      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楊振斌、上海交通大學校長林忠欽等校領導,以及翁史烈、王宗光、馬德秀、謝繩武、姜斯憲、張杰等老領導出席儀式。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潘敏,上海市委統戰部副部長蔡忠,教育部直屬高校檔案工作協會理事長、清華大學檔案館館長、校史館館長范寶龍,資深收藏家詹洪革,華東師范大學檔案館館長湯濤,上海財經大學檔案館館長、校史館館長喻世紅等校內外領導和嘉賓出席活動。楊振斌、林忠欽、翁史烈、王宗光、馬德秀、謝繩武、姜斯憲、張杰、潘敏、蔡忠共同為校史博物館開館揭幕。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張安勝主持儀式。

      打造成為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載體

      楊振斌在總結發言中提出,上海交通大學因圖強而生、因改革而興、因人才而盛,從創建伊始就一直和國家民族的命運休戚與共。校史博物館與各文博場館,作為“文化自信”的存儲器、轉換器和放大器,大學精神研究、宣傳的主力軍,要以學校 “文化引領”發展戰略為指導,進一步做好學校歷史的總結、梳理和研究,承擔起服務學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加強大學生美育的責任和使命,要主動走出校門,積極服務社會,打造成為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載體,成為服務文化強國建設的有力支撐。新校史博物館要深入挖掘交大黨史資源,講好交大黨史故事,把紅色基因繼承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以愛國主義精神厚植新時代交大青年的家國情懷,以優異成績向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獻禮。

      上海交通大學檔案文博管理中心主任張凱介紹了校史博物館的建設情況。他表示,新校史博物館展陳面積2350平方米,展線近500米,通過校史縱覽、群英畢集、今日校情、交大文化等四個部分,全景式展現學校百余年來的文化傳統、辦學成果和社會貢獻。全館展示的檔案、文物和珍貴文獻近460件(套),照片1200余張,影像資料20余段,其中不少都是首次對外公開。館內展示著多件“鎮館之寶”,如交大創始人盛宣懷《愚齋存稿(初刊)》101卷(1939年),李大釗老師、南洋公學師范生白毓崑烈士紀念碑,楊嘉墀院士“兩彈一星”功勛獎章(1999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的“天鯨號”挖泥船模型和演示動畫等。

      范寶龍代表兄弟高校校史館致辭。他表示,校史博物館是當前中國大學校園中獨特的文化空間,也是一所大學歷史發展的寫照和縮影。上海交大和清華大學都是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的百年名校。兩所學校有很多共同的學長、校友,以他們的畢生奉獻與輝煌成就,寫入了交大、清華的歷史,也成為中國高等教育史以至世界高等教育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希望未來兩校可以進一步深化合作,激活校史館文化資源,探索校史館育人之路,為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

      1978級校友劉共庭及夫人馮鶯為支持學校校史檔案文博工作做出了重要貢獻,也為校史博物館籌建奠定了堅實基礎。劉共庭表示,校史館在閔行校區開幕,見證歷史、以史鑒今,喚醒了交大人心底最親切也是最溫暖的一份文化記憶。每個交大人都是上海交通大學這條歷史長河中的一滴水珠,今后要繼續為校史工作做貢獻。王宗光為劉共庭、馮鶯夫婦頒發校史博物館捐贈紀念獎杯。

      學生講解隊副隊長、上海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19級碩士生趙家鑫作為學生代表發言。他表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當代青年學子更應努力從歷史中汲取前進的智慧和力量。今后要傳承紅色基因、守護交大文脈,做交大歷史的宣講者和傳承者。

      豐富學校歷史資料和重要事件歷史檔案

      詹洪閣持續關注上海交通大學校史博物館的建設,多次給予檔案文獻的支持和捐贈。此次他特意挑選了兩件重要的校史文獻捐贈給交大校史博物館。1937級校友、“兩彈一星”功臣楊嘉墀院士之女楊西,向學校捐贈了楊嘉墀院士“兩彈一星”獎章、獎牌和證書、哈佛大學博士論文原件等一批重要文物。據悉,楊嘉墀畢業于交通大學電機系,長期致力于中國自動化技術和航天技術的研究發展,為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承載著老一輩科學家胸懷祖國、服務人民優秀品質的館藏珍品,必將激勵今天的交大人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上繼續奮勇前進。林忠欽為詹洪閣、楊西頒發捐贈證書和捐贈紀念獎杯。

      在上海交通大學檔案事業發展和校史博物館的籌建過程中,許多上海交通大學的重要辦學者和杰出校友的后人,紛紛捐贈見證交大辦學歷史的重要文物、檔案和文獻,極大豐富了學校的歷史研究范圍和博物館展陳效果。儀式上,翁史烈、王宗光、馬德秀、謝繩武、姜斯憲、張杰分別為盛毓鳳、凌淑平、張人鳳、唐德明、姜建華、彭城、趙國通頒發校史博物館捐贈紀念獎杯。

      多年來,上海交通大學歷任校領導不但高度重視校史研究和校史博物館建設,還多次捐贈自己的藏書、檔案、手稿、照片、珍貴證件等物品,特別是學校的幾位主要領導,更是率先垂范,先后多次捐贈,極大豐富了學校的歷史資料和重要事件的歷史檔案。楊振斌、林忠欽為老領導們頒發捐贈紀念獎杯。

      開館儀式后,舉行了簡短的捐贈文化墻揭幕儀式。與會領導和嘉賓隨后參觀了校史博物館。

      上海交通大學新校史博物館開館儀式活動現場之二 本網記者陳煉/攝

      楊振斌、林忠欽、翁史烈、王宗光、馬德秀、謝繩武、姜斯憲、張杰、潘敏、蔡忠共同為校史博物館開館揭幕 本網記者 陳煉/攝

      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楊振斌作總結發言 本網記者陳煉/攝

      上海交通大學檔案文博管理中心主任張凱介紹校史博物館建設情況 本網記者 陳煉/攝

      教育部直屬高校檔案工作協會理事長、清華大學檔案館館長、校史館館長范寶龍代表兄弟高校校史館致辭 本網記者 陳煉/攝

      1978級校友劉共庭作為校友代表發言 本網記者陳煉/攝

      學生講解隊副隊長、上海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19級碩士生趙家鑫作為學生代表發言 本網記者 陳煉/攝

      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張安勝主持儀式 本網記者 陳煉/攝

      頒發上海交通大學校史博物館捐贈證書和捐贈紀念獎杯現場 本網記者 陳煉/攝

      上海交通大學校史博物館內景 本網記者 陳煉/攝

    [ 責編:劉夢甜 ]
    閱讀剩余全文(

    相關閱讀

    您此時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聞表情排行 /
    • 開心
       
      0
    • 難過
       
      0
    • 點贊
       
      0
    • 飄過
       
      0

    視覺焦點

    • 問天實驗艙:探索太空奧妙的“全能型”實驗室

    • 傳統“開筆禮” 開啟新學期

    獨家策劃

    推薦閱讀
    8月30日,由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上海)有限公司發起,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同意實施的“老年教育公益行動”項目正式成立。
    2022-08-30 10:32
    近年來,平湖經濟技術開發區加快打造“創新主體活躍、創新人才集聚、創新機制完善、創新生態優良”的新型科創園區,形成創新型產業集群,助推嘉興市的科創動能越來越足。
    2022-08-29 16:13
    河北省文安縣擁有人造板企業415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達到86家,全縣每年生產各類人造板2000余萬立方米,產品涵蓋十幾大類、300多個品種,帶動數萬人就業創業。
    2022-08-24 11:21
    2022年8月23日,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勻市水稻陸續進入成熟期。各部門組織科技特派員,奔赴田間地頭,協助農民搶收水稻。
    2022-08-24 11:21
    近年來,邢臺市平鄉縣因地制宜發展綠色環保清潔能源,為當地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注入新動力。
    2022-08-23 10:07
    2022年8月22日,“弘揚雷鋒精神,傳承精神譜系,提升社區治理——《雷鋒》雜志東城區體育館路街道社區治理經驗特刊”首發式,在北京市東城區體育館路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舉行。中央國家機關相關部門和院校的領導、專家,以及社會各界代表、社區居民、模范人物參加首發式。北京市東城區體育館路街道“弘揚雷鋒精神,傳承精神譜系,提升社區治理”的經驗引起與會領導和專家的廣泛好評。
    2022-08-22 18:39
    2022年8月22日,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千島湖小金山水域,千島湖鰱鳙老口魚種養殖現場,魚種養殖戶把二齡鰱鳙老口魚種通過抽樣、過秤后投放千島湖。
    2022-08-22 10:47
    位于青海省雜多縣的查旦濕地,是長江源區最大泥炭濕地,三江源國家公園高原濕地保護核心區,也是雪豹、黑頸鶴、棕熊、藏野驢、等野生動物重要的棲息地。
    2022-08-18 19:53
    今年以來,文安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購置40臺數字指示秤投放到全縣主要的商場超市、農貿市場、果蔬店等消費集中場所,向群眾提供免費的計量服務。
    2022-08-18 10:43
    2022年8月16日,在山東省青島市膠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紅島段,白鷺和蒼鷺在治理后的灘涂濕地上捉魚。
    2022-08-18 10:36
    2022年8月17日,位于湖北省恩施市芭蕉侗族鄉白巖村3組的落星空露營基地里人來人往,入夏以來,這里便成為人們夏日休閑的"新地標"。
    2022-08-18 10:22
    2022年8月12日20時至13日9時,甘肅省張掖市高臺縣先后出現4波強對流降水過程。
    2022-08-15 14:07
    2022年8月13日,在安徽省滁州市來安縣,國網安徽電力黨員服務隊隊員正在對當地一家企業大負荷生產設備進行安全用電檢查,指導企業節能(錯避峰)生產。
    2022-08-15 10:33
    入秋以來,云南省彌勒市紅河水鄉五彩繽紛的燈光與晚霞一道,為美麗的水鄉帶來了迷人的風采。
    2022-08-15 10:30
    8月9日,來自中國、越南、尼日利亞、也門等國的攝影師和留學生,在瀾滄江昂賽大峽谷體驗漂流。
    2022-08-12 13:32
    2022年8月10日,雨后初霽,河北省遵化市境內的古長城在云海中若隱若現,壯美如畫。
    2022-08-10 10:46
    2022年8月9日,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選手在那達慕大會上參加射箭比賽。日前,興安盟那達慕正在內蒙古興安盟科右前旗烏蘭毛都草原舉行。本屆那達慕大會期間將舉辦詩歌那達慕、傳統美食那達慕、音樂那達慕以及賽馬、射箭、搏克比賽等活動。
    2022-08-10 09:56
    2022年8月8日,在重慶萬盛經開區南桐鎮金蘭壩村,青山綠野與金黃色稻田和魚塘相互映襯,田野的線條在稻田中穿梭,美不勝收。近年來,當地加快采煤沉陷區生態環境修復,將綠色還給礦山,昔日采煤沉陷區,今日放眼滿山綠。
    2022-08-09 10:45
    近幾年,青海省不斷加大投入和保護治理力度,持續推進青海湖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工程,流域生物多樣性和物種豐富度顯著提升,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前來旅游休閑。
    2022-08-09 10:34
    隨著暑期到來,天臺山進入旅游旺季,當地高度重視文化旅游融合發展,不斷挖掘提升太陽文化資源,聚力打響日照太陽文化品牌。
    2022-08-08 11:05
    加載更多
    2022国产精品每日更新在线观看